又至春暖花开时。这两天,除了本职工作,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高档农艺师苏家恩还忙着收拾预备在本年全国两会上的方案。
2025年是苏家恩实行代表责任的第三年,曩昔一年,环绕“让技能扎根土地、让方针温暖人心”,他调研了不少地方,也得到了许多启示。
“一位‘90后’返乡农户告诉我,建一座绿色环保的电烤房要8万块,这边补助5万,那儿补助1万多,补助方针看不懂,问多了又害臊。能不能让方针像‘送货上门’相同简略?” 苏家恩坦言,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
还有,“绿色技艺怎么真实适配村庄场景?方针怎么实在转化为民生温度?”调研中,苏家恩摸清了农业绿色转型的两个要害出题。他觉得,绿色技能的推行不能仅依靠设备的“硬晋级”,更要重视人的“软需求”。新技能的推行不只需打通“最终一公里”,更要保证农人既能“用得上”,又能“用得起、用得好”。
深耕烟草农业技能26年的苏家恩,一路从底层走来,做的便是让技能落地的实事。
在大理州弥渡县新街镇红大科技研制基地内,生物质颗粒加工生产线机器轰轰作响,一堆堆抛弃的稻壳、秸秆、烟杆等农业抛弃物,在除杂、暴晒、破坏、制粒、烘干等过程后,被压制成一条条生物质燃料。这是苏家恩在大理州推进建成的22条生物质燃料生产线年,苏家恩便提出生物质代替燃煤烘烤的理念,展开“清洁动力代替煤炭在烘烤中的运用”项目。十余年来,云南省推行运用生物质燃料烤房已有10万多座,每年可削减煤炭运用量近40多万吨。大理州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完成生物质颗粒100%自给自足的烟区,生物质燃料烘烤这项技能已被千万农户熟知运用。
“农人是最朴素的,他们只信任看到的,要做给他们看,带着他们干,好的技能、实惠的东西天然能被他们所承受。”多年与农人打交道,苏家恩太了解农人的需求。
尔后,甲醇、天然气、电能等多种新动力探究研讨,推进才智农业科学技能服务,烘烤新技能演示推行、“一房多用”拓展烤房运用周期和规模……苏家恩的每项创新都浸透科技惠农的考量,他与农人的相关也渐渐变得严密。
比方,减碳增收方面,电烤房的投入运用,将每炉烟叶的耗电量控制在2000度以下,能耗和人力本钱控制在1000元左右,比起生物质燃料烘烤每炉可节约近600元。
再比方,现在搁置烤房多用于烘干辣椒、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有的烤房既能够烘烤也能够制冷,烤房运用时间从曾经的2、3个月延伸至8月以上,助农增收的一起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农人不要‘高精尖’,只需‘稳准暖’,在推进技能创新的一起,更要靠近农人的实践的需求,保证绿色开展真实扎根村庄、服务民生。”苏家恩说。
回归主业,2024年,苏家恩环绕清洁动力代替和智能化晋级持续推进绿色开展,研制并推行了核桃壳焚烧技能,将大理丰厚的核桃壳资源转化为烟叶烘烤的清洁动力,交融物联网技能和清洁动力烘烤技能,推进低碳烘烤形式的推行,削减碳排放。
本年全国两会,苏家恩带着调研中发现的偏远地区电烤房电力配套跟不上,新动力技能农人“想用但用不起”等问题,预备提交《关于加速乡村电烤房建造 助力农业绿色转型的主张》的方案,中心方针便是让农业现代化与“双碳”方针同频共振。“我始终认为,农业绿色转型,既要守住农人增收的‘民生线’,也要担起绿色开展的‘生态责’。”苏家恩说。
展望未来,苏家恩持续推进绿色技能从“盆景”变“景色”,让农业强、乡村美、农人富的画卷越绘越生动。(程浩、段佳璐)